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有那些优势

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有那些优势

中国的轻卡相当不错,例如江淮。中国的轻卡在价格和质量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,同时大批量出口到西亚,非洲等地区。

中国的轻型卡车,与经济型小排量车最起码在价格与制造成本绝对具有优势,这是过外汽车同行不能比拟的。

这中特色就处使中国汽车在世界上可以占据低档汽车市场,例如非洲,中东等地区。中国的夏利,吉利就是例子。他们的汽车虽然便宜,但质量并非很差。夏利在我们这里是出租车的主力,不是那么爱出毛病,维修费用也很便宜。

百佳零部件供应商中,不少是中小型企业。他们的整体竞争力体现在何处?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?就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“百佳”中的部分企业。

竞争力体现在“精”与“专”上

“专业化是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必由之路。”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党办的刘利军说。他认为,专业化发展,是零部件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

据介绍, 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“十五”发展思路中,提到要合理分工,正确引导中小零部件企业,提高专业化水平,大力发展二、三层次关键零部件,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的纵向多层次有机整体。

一位人士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,说明零部件企业专业化的必要性。昔日的中国重汽集团下属有很多零部件企业,其中潍柴走专业化之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;原陕西汽车齿轮厂“羽化成蝶”成为法士特公司,如今占据国内重型变速器市场的85%以上;原陕汽车桥厂独立成为陕西汉德车桥公司,现在也形成规模,占据了国内重型车桥15%以上的市场,同时连续6年以平均40%的速度高速发展。

深圳航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认为,中小企业的优势得益于机制灵活,向“精”与“专”方向发展是企业的最佳选择。据悉,航盛公司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,始终围绕专业化的方向发展,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几年来一直以50%、100%的速度增长,去年的产值已经达到12亿元。

泉州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企业管理的邹先生说,汽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,配套的零部件也要求越来越精,只有专业化才能更好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。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减速型汽车起动机,这些年,企业根据市场需要,从几个型号开始,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开发,现在已发展到上百个型号的产品。

整合是未来必然趋势

业内人士指出,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发展特点是,模块化、系统化、电子化、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,这将导致直接配套商数目的减少。不少大汽车公司的配套产品,也将原来从多家零部件厂商采购,改变为从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,从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系统采购。

一位老总介绍说,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零部件由于价格低廉,能够满足主机厂降成本的需求。这时,很可能出现一个产品几十家都生产的现象,如现在国内生产减振器的企业有27家,生产转向机的则有30多家。这样,大家拼的是价格,零部件水平难以提高,有可能影响到主机厂整车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。

“国内整车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有成百上千家,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趋势是要整合。有人预测,到2010年,零部件企业可能会被整合成二三十家主要的供应商,众多小企业再为这些供应商配套。”广州科密汽车制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蔡经理说。

据悉,按照我国的规划,到“十五”末期,将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和通用化程度高、经济规模效益显著的二、三层次零部件配套企业。通过汽车生产企业改变采购方式,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合资、合作,将逐步形成按专业化分工、分层次的合理的零部件产业结构。整合将在所难免。

要么做“影子”公司 要么做优秀“节点”

对于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出路,一位老总认为,将来很多企业要变成二、三级供应商,只为大企业配套。另外一些则将发展成为行业中专业的优秀企业,以制动系统为例,刹车片、刹车盘、制动器、油管等所有部件,以后可能每种只由一家供应商给主机厂供货。“整车企业不可能对应几百家供应企业,那样对产品的品质不好控制。”

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在调查报告中指出,到2015年,全球范围的5500家零部件厂商有可能减少到2800家。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现有企业将会消失。一家企业的高管表示,这是整合的结果,是零部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“中小企业要么做‘影子’公司,要么做品牌公司。怎样发展,要看企业的定位。在汽车的整个供应链中,环节很多。在零部件配套环节中,优秀企业会力争做最有优势的一个‘节点’,而不是做整个链条。”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老总认为。

CEO直播亲测续航 中东爸爸打赏 还被说药丸吗?

12月17日,蔚来汽车创始人、CEO李斌实测搭载150度半固态电池的ET7续航一事冲上热搜,他进行了“电动车1000公里真实续航挑战”直播,从上海出发进行续航实测,最终行驶里程1044公里,剩余电量3%,预计仍可行驶超过30公里。

其中智能驾驶公里数为957公里,平均车速83.9公里/小时,行程综合能耗为13.2度/百公里。

01有趣的直播

在超过13个小时的直播全程中,李斌积极和网友进行互动,回答了网友多个问题,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、全球产业格局、以及管理、资金财务、人生等。

在这期间还直接打电话连线何小鹏互相“调侃”,同时他还为即将在NIO DAY亮相的ET9进行预热和剧透。

李斌预测,十年后全球前十名的汽车集团里面有五家会是中国公司。

同时,他呼吁中国汽车企业要尽快建立一个全球市场进入的协同机制,若不能建立中国汽车产业共同的竞争力,我们真的会浪费这样一个时代的机遇。

在直播过程中,有人质疑在高速开的速度,这场直播的重点是挑战1000公里的续航,所以在以最佳工况去达成跑高速是没有问题的。

然后花哥个人觉得用90公里/小时的速度,150度跑1000,哪怕用110-120只能跑500又如何,几分钟换个电之后,又是一条好汉了。

同时18年的老车依然能用这个150度电池,不用多花几万块非得买个大电池背着,平日用小的,有长途租大的。

花哥觉得这也是蔚来换电可怕的地方,除了更快的补能速度,还能「无痛升级」,这放在不能换电的车上根本不敢想。

期间李斌直播更是梦幻“连线”何小鹏,前者建议对X9也搞个直播,后者则说买小鹏X9直接打骨折,果然“江湖”不全是打打杀杀,还有人情世故。

接下来蔚来ET9将会在12月的NIO DAY发布,官方剧透,蔚来ET9行政旗舰就像迈巴赫,宝马7系、A8还有一些比较运动风格的、比如帕拉梅拉这个市场。

关于ET9,相比最终售价,光哥则更关心会带来什么黑科技,毕竟不是说卖得贵就是高端品牌,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的科技实力去支撑。

02150度电池的意义

在聊150度电池前,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块电池的的历史。

蔚来汽车曾在2021年1月的NIO Day上发布首款150kWh电池,但是上线时间一直跳票,从2022年第三季度交付,再到今年暑期上线,再到今年7月蔚来表示“仍需稍等”,12月终于它终于不鸽了。

李斌亲测150度大电池续航性能引发了广泛讨论,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。

对于150大电池的应用场景,当前的70/100电池搭配换电站和充电桩已经能够满足用户大部分的需求,150大电池似乎更适用于特殊场景,如不得不开车远途旅行的情况,其日常续航大约在900km左右,相当于广州到福州的距离,高铁单程5个多小时,价格在400左右。

单从经济的角度考虑,一个人出行会选择高铁,多人的话可能才会选择自驾。

从舒适快捷的角度,高铁会更舒适、更轻松、更省事,经济性来说也是高铁更有性价比。

毕竟把车开过去,还得开回来,1000公里的直播,李斌已经尽显疲惫了。

此外,150电池的成本太高了,按照李斌的说法,一块电池=一辆ET5,也就是30万,蔚来会选择在所有换电站配备150大电池吗?

截至12月18日,蔚来换电站有2284座,就按一座换电站1块配置,就是起码6.85亿的支出。

同时李斌表示150度电池将只提供租赁而非销售。

那么就会带来调配的问题,此前75度或100度电池可以在调配上实现电池进一出一的平衡,即出站一块电池,进站一块电池。

然而150度电池因为只租不售,所以是不能达到以往的平衡,被人换走了,站内就没有150度电池了。

花哥觉得,蔚来可能采取预约制度,通过用户提前预约,由蔚来进行配送至指定的换电站,以此来解决150大电池的调配难题。

看来关于150度大电池的实际使用场景还没真正闭环,所以一些观点认为,150度电池更多地体现了实力秀肌肉的意图,而非追求营利。

在考虑到其较少的应用场景和较高的电池成本的情况下,仅仅通过提高租金可能难以解决经济上的难题,或者蔚来有其他的商业模式?

此外,尽管蔚来是卫蓝新能源的大股东,但这可能不代表对150大电池有独占权。蔚来的先发优势可能会受到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,从而影响其在电池市场上的利润。

03写到最后蔚来这场直播吸引了大量的人观看、讨论,看来获得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流量,不仅有网络互喷,还有在线直播的方式。

同时近一个多月来蔚来利好消息不断,换电业务与长安、吉利合作,直播150度电池续航,直播结束的第二天CYVN将以现金形式向蔚来进行总计约2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,最后还有NIO DAY准备上市的ET9。

直播结束后,花哥对蔚来进行了一番思考,蔚来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个未来主义的企业,注重超前的企业思路和布局。

然而,这种过度注重未来的策略,或许这是导致蔚来目前难以扭亏为盈的原因之一。

蔚来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当前市场的挑战,找到更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,毕竟赚钱才是最终的目的。
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实验室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